Monday, July 02, 2007

蜀道之難

回歸日,去文化博物館,看「三星閃爍.金沙流采,神秘的古蜀文明」展覽。從三星堆、金沙遺址中發掘出來的青銅人像、神像、祭器、玉器、金器等,窺探遠至公元前1300年的古蜀國的面貌。

對蜀國的顯淺認知,全仗中學文學課的《蜀道難》。位於四川盤地的古蜀國,「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遠離著中原文明的古國,自有其獨特的文化面貌。從考古學者發掘出來的青銅器物中,無論是戴金面罩的銅人頭像,蜀人始祖「蠶叢縱目」的青銅面具,銅鳥頭和各式銅尊器物,都與宗教、祭祀、政治禮器等有莫大的關係,而其鑄銅工藝技術亦已相當嫻熟。

雖然古蜀國地理之遙峻,所謂「上有六龍迴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迴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猨猱欲度愁攀緣」。但從發掘出來文物中,仍可見其與長江中游地區的文化有著密切的交流影響,更甚是與遠至古埃及等西方文化有著相類的表達。從那太陽神鳥金箔代表著古蜀人崇拜太陽的習俗,與巨型銅樹代表對自然的宗教性崇拜,都讓我聯想起西方文明均有崇拜太陽神、生命樹的類似表達。可見文化在不同時期地點孕育,卻同樣受到類似的環境與思想觀點所啟發。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無論古代蜀國王如何艱辛立國,創出如何輝煌瑰麗的古蜀文明,仍然難免有被其他文明融和,甚至消失的一天。今日能有幸欣賞3000年前古人的文化遺跡,全靠學者的艱苦努力研究,政府的不斷保護支持。可惜另一方面,我們卻致力消滅可供保存的現代文化,這不免有點謊誕。

No comments:

www.flic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