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ly 31, 2006

亞洲青年節

1978年,已故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於就職典禮上對青年說了這句話:「你們是我的希望!」因著這份希望的延續;今天,來自二十多個亞洲國家的青年在香港參與「第四屆亞洲青年節」。教會相信,青年是希望,所有青年能夠將希望延續,為家庭及社會帶來希望。

「我們應堅持所明認的望德,毫不動搖,
因為應許的那位是忠信的。」(希10:23)

在天主的國度,亞洲家庭對豐盛生命的希望、渴求及夢想是永不會磨滅的。無論在任何情況下,亞洲家庭仍然懷著樂觀、甚至喜悅的心情來實現這個希望。希望是甚麼?希望有別於慾望、期望﹔希望是指我們相信天主對人忠信、不離不棄、與我們同喜同悲、與我們一起面對困難和挑戰。這個希望是要建立一個新天新地、一個充滿友愛、一個和平與公義的世界。這個希望,就是天國的實現。

理想的家庭是孕育整全生命的地方。成員之間相互的愛與共融就是家庭這個團體的基礎和靈魂。亞洲青年往往是多個國家社會及宗教改革的先驅、領導各種社會解放及倡議運動、參與更新教會的運動,並成為教會牧民計劃及基層教會團體的領袖。亞洲家庭一向信任青年,亦將兒童視作上主的寶藏及禮物般珍愛。為表現出對子女的愛,父母願意犧牲一切,為子女提供健康的環境、教育及基本的生活需要。青年在家庭中,可以擔當積極的角色,去建立友愛共融的關係。

青年是希望。他們就是那些無助無望家庭的希望──因為只要青年在這些家庭中間,一起面對困難,這些家庭便有機會改善困苦的境況,共同建立一個有希望的社會。青年潛藏著極大的可能性及創造力,若他們願意在信德之中持守對真理、對美善的追尋,便可找到希望。要是青年能夠活出這個希望及對天主的信心,青年便會對自己有信心、有希望!

教會希望藉著在香港舉辦的第四屆亞洲青年節,讓本港和來自亞洲各國的青年明白:
作為亞洲青年,須活出對主及對自己的信心與希望;
作為家庭成員,須努力建立希望與愛的團體;
作為社會公民,須為貧窮的人、活在邊緣的人及受壓迫的人帶來希望;
作為公教青年,須與不同宗教燃點希望。

No comments:

www.flic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