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arm1.static.flickr.com/198/504428933_36ef90c5e9.jpg?v=1179583374)
寶寶的名字經已敲定,爺爺給孩子起名「明道」。
明 一般指光明、明亮;引申為明白事理。
[1]道 老子《道德經》曰:「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意思是:「有一存在渾融而成,先於天地分化的現實世界而存在……可以稱之為天下萬物共同依歸的母本。我不知道它的確切名號叫甚麼,給它加上一個標號說是『道』。」
父親晚年鑽研《道德經》,對老子之學說尤其推崇。故以他希望孫兒能明辨真理,這個真理,並非普通的事物,而是老子所講的「道」--終極存在的真理。
「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其若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意思是:「道是虛無的,但它的作用卻似乎是無窮無盡。它是那樣的幽深莫測,像是一切存在的本源依歸。它消磨了鋒角,排解了糾紛,柔和了光芒,渾同無塵俗。它輕淡得像是很不確定的存在。我不知道在它之上還能有甚麼更本源的存在,只覺得它是比天帝還本源的存在。」
道就是那麼玄妙而具智慧,若能真正了解道的運行,豈不等於了解世上的一切,橫行於世界?然而,若是尋道,並非一件容易之事。所謂「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意思是惟有「不執著於成名,所以能明於道;不自以為是,所以能明辨是非;不自我誇耀,所以能多有事功;不自我矜持,所以能長遠在途。」
[2]孩子,你若要明道,便首要謙抑自下,這才是爺爺真正對你的期望與教誨。
[1] 《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79年,第3175頁。
[2] 老子《道德經》;鄭前譯注。延邊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22、2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