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anuary 09, 2009

梅蘭芳


電影中的梅蘭芳生於梨園世家,成長於充滿變革的新時代—民國初年,他以男子之身演繹千嬌百媚的女兒家,透過百多個不同女子的故事,不僅創造了京劇的新面貌,成為一代名伶,更為從事藝術表演的伶人在社會爭立席位。

京劇乃融合徽劇和漢劇,在北京形成的一種地方戲曲,深受清朝帝皇宮室的欣賞,而成為國粹。當紅的伶人自然受到追捧抬摃,正如梅蘭芳尊稱的爺爺十三燕,既能封償黃馬掛,賜予玉翡翠,身價更是非同凡響。可是,伶人的社會地位其實不高,不僅無法與文人拜官的相比,更甚是普偏受到排擠俾視。而且終日接近宮廷,比一般百姓更易開罪王權而不察,隨時招惹殺身之禍。梅蘭芳的伯父正因「未有穿紅」,即被扣上「紙枷鎖」,尊嚴生命盡失。從其遺書信函中,對姪兒不無叮囑,勸喻寧可做個平凡人,遠離台板為妙。然而,天不怕地不怕的梅蘭芳,不僅登台演出,而且在年少之時便已顯露其藝術天資,展現舞台上之魅力,注定了要做個不凡之人。只是,那份孤單,和那「紙枷鎖」的籠套卻終究纏繞著他。

梅蘭芳生於清朝末年(1894年),成長階段經歷了政治上的戊戌變法,舊有皇權制度崩潰,新政治制度初立的時代,加上西方文化在社會上不斷湧入,五四運動的思潮衝擊等等,對正值青年階段的梅蘭芳來說,在傳統京劇中渴望求變的想法不難理解。因此,當從外國求學回來的邱白如,在講壇上批評京劇的表現手法時,才能挑起梅蘭芳的興趣,亦遂成了後來與邱氏一起研究改革京劇的機緣。然而,改革派對保守和既得利益者來說,向來是最不受歡迎,這正引發已露頭角的梅蘭芳與其師傅名伶十三燕之間的衝突。為了保存一貫的藝術傳統,不惜以自己的名譽身價相賠,為師的竟能放下身段與徒弟打對台;為徒的因著自己的信念與堅持,亦不理與師父決裂,也要在舞台上與之一較高下;最終以觀眾的喜好選擇來決一勝負。

能堪稱譽為藝術家的,自有高尚的品德與情操,懂得真正尊重自己所喜愛的藝術。儘管十三燕最終敗了給了後輩,輸了財富、名譽,甚至生命,惟對一直稱呼自己「爺爺」的梅蘭芳,始終疼愛有嘉,不僅記掛著要送出玉手鐲作成婚的賀禮,還叮嚀要對所演角色加以尊重,並寄望他能繼續發展京劇藝術,提携後輩和提升演員地位。在舞台上,比女人更女人,唱腔、做手、身段俱佳,風靡台下的男女座兒(觀眾)的梅蘭芳,絕未有負眾人的期許,他不僅以優美出色的技藝為觀眾帶來娛樂,革新了傳統京劇的表現手法,還將京劇藝術開拓到海外,讓世界認識我國的戲劇和文化。

梅蘭芳,「伶界大王」一名確實當之無愧。

No comments:

www.flic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