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y 26, 2006

天使在人間

今天,馬家輝教授在明報副刊「欲望蜘珠」,續談電影《達文西密碼》,他的論點相當有趣。

湯漢斯的造型,不能說完全欠缺書卷味,但那種氣質,終究比較接近德州大學的南方氣息,不太像美國東部知識分子的深沉和睿智。

原著小說裡的蘭登教授是一位冷靜的學者,遇事鎮定,有條不紊地解開每條眼前的線索,尤其全書結尾處,他赫然想起關於聖杯的密碼謎題,連夜跑到羅浮宮門前,半跪下來,向抹大拉的瑪利亞致獻最深最誠的敬禮。丹布朗的描述文字難免令人聯想到羅丹的雕像《沉思者》,不知何故,由眼神純淨的湯漢斯來演繹這幕場景,你充其量想到的只能是《雷霆救兵》裡的那位英勇排長,甚至忍不住記起《阿甘正傳》裡的那位憨厚男兒。

相對於書內的教授形象,湯漢斯過於神經質,像起始一幕,被困在廁所,簡直手忙腳亂至不知所措,恍似世界末日已經來臨,惶惶然不知道出路何在。其後沿路解謎,亦是陷入無助情緒,發揮不了半點鎮定魅力。

女主角演得如何?於法國土生土長的柯德莉塔圖在巴黎奪命狂奔,一張雅致的臉孔時而驚慌時而迷惑,算是掌握了小說人物的清純氣質,但有好些場面卻過了火位,彷彿對密碼學一無所知,也對早已不是新聞的耶穌野史一無聽聞,睜著一雙大眼睛,讓清純變成了幼稚,不太配合她在戲裡的素養身分。

但柯德莉塔圖把那條灰色的百褶裙穿得真漂。一件上衣,一條裙子,露出纖細的一雙小腿,配一對藍色的圓頭鞋,站在光線微昏的教堂裡,宛若下凡的天使,不必言語,已經對人間作出了最善良的祝福。僅憑這幅影像,你便應該進場看戲。


記得坐在電影院時,看到湯漢斯找到瑪利亞瑪達肋納(天主教對 Mary Magdalene 的譯名)棺椁所在,他立時跪下,作一個「聖殿騎士式」的敬禮,當下也覺得有點滑稽。不過,最有趣的是,湯漢斯秘密破解藏密筒,取走內裡的地圖(紙條),然後,毀壞藏密筒後,警察突然蜂擁而來,並著令眾人要高舉雙手,不可莽動,那時,湯漢斯的右手是緊握著的,這正告訴大家,他手上藏著一樣東西了,只是,慶幸警察非常信任湯漢斯和柯德莉塔圖,確信他們絕無牽涉其中,更毋須協助調查,他們這才能立即「逃之夭夭」。

至於,柯德莉塔圖在電影初的飆車場面,跟她的小腿一樣,也令我留下深刻印象。還有,當湯漢斯告訴她,她就是聖杯,就是耶穌的後裔時,她的冷靜神情,同樣令人驚訝。最後,片末時,她用腳尖輕觸池面,試圖步行水面的一幕,那小小的幽默,真的相當可愛。

無論是看書和看電影,我也嘗試以娛樂、消閒、文學的角度出發,這並不表示我接受作者對耶穌、天主教、歷史的侮辱。正如湯漢斯片末所說,一切視乎我們相信甚麼?我會相信我相信的、捍衛我所悍衛的、宣揚我所宣揚的。

Wednesday, May 24, 2006

蒙娜麗莎

今天,馬家輝教授在明報副刊寫道:

真讓人羨慕啊,湯漢斯和柯德莉塔圖;他們竟然可以在羅浮宮內自由行走,不受時間限制,不受人潮推擠,站在《蒙娜麗莎》面前,跟她四目交投,交換一個五百年仍未被解開的神秘微笑。

聽說,電影《達文西密碼》雖然在羅浮宮實境拍攝,但為免名畫受拍攝時的強光影響,電影公司需要特別製作膺品,以作替代。所以,演員也不一定能與《蒙娜麗莎》來個私密接觸。

可是,能在當代傑出的建築物——羅浮宮,四處閒走,那已是叫人羨慕不已的事。有人看電影後說悶,我想,即使是為了看看羅浮宮、法國街頭、英國古堡、教堂等,我想也值回票價吧。

或許,這又是一個未曾踏足歐洲的鄉下姑娘的愚見。

Tuesday, May 23, 2006

發怒


Camberwell Sky Number One
Originally uploaded by Niall Flinn.
大自然發怒的時候,
威力驚人。
人發怒的時候,
又何嘗不是?

長大了,自覺要控制情緒,
在極怒時,更要壓抑,
切忌衝口而出,
說出傷人的話語。

若能說服自己,
從單純的角度出發,
便可為對方解說,
一切也迎刃而解。

Coin bank

三個月前,我邂逅了這隻藍色「小笨象」,當下一見鍾情,奈何牠身價高昂,我口袋欠金,只能輕嘆有緣無份。

皇天不負有心人,今日與牠重遇,只是牠受了點傷,身價頓時減了差不多一半,我立刻作了決定,誓要從巧取豪奪的商賈手中,把牠拯救出來。

我喜滋滋的把牠帶回家,定會將牠養得飽滿可愛。

Monday, May 15, 2006

藍石頭

藍石頭靜靜躺在森林深處,
它喜歡林中小鳥的鳴唱,
隨風飄散的花香,
從葉縫透進來的細碎光影……

它只想回家,回到森林裡的家。
它的體積越變越小,
但思念卻越來越深……

它懷念吹過山巒的煦煦和風,
它懷念滋潤大地的細細春雨,
它懷念春天時
在身邊輕快跳躍的小鹿。
它想回家。

它思念雪花飄落的姿態,
它思念大雪覆蓋的冰冷,
它憂慮它無法再鮮明真確地
記住一片葉子的輪廓。
它想回家。

它不斷地破裂,不斷地被改造,
不斷地被珍藏,又不斷地被遺棄。
它不在意別人的眼光,
它不理會人們的言語,
它只在乎森林裡的家,
只在乎它的另一半。

山裡楓葉轉紅的那一天,
它聞到了秋天熟悉的香氣,
它想念群雁南飛的壯觀景象,
它想念棕熊鑽進地洞冬眠的背影。
它想回家……


無論處身怎樣的環境,
喧鬧過後、歡呼過後、熱情過後、悲痛過後,
一切都會歸於平靜,又再隻身面對孤獨寂寥。
失落了的另一半,究竟在哪兒呢?
我們的距離越來越遠,
我只有不斷的思念、不斷的思念……

Sunday, May 14, 2006

愛無間

朋友送我電影《雛菊》的原聲大碟,原來台灣譯作《愛無間》,我想多多少少都受《無間道》的影響吧。主題曲 Daisy 真的十分動聽。 Viola 、阿瑗,多謝你們。

我夢想已久的愛情
如今近在眼前
可惜我只能
沉默無言地看著你

在這陌生的城巿裡
我日復一日地描繪愛情
輕嗅著雛菊的幽香
在等待中期望你的到來

為時已晚 但現在我終於認出你了
或許我們不是註定的戀人
我不願讓這段愛情流逝
很抱歉 非離開你不可

每天同樣的時間
你就在我身邊
只有我像個傻瓜 沒有察覺
就這樣與你擦身而過

為時已晚 但現在我終於認出你了
或許我們不是註定的戀人
我不願讓這段愛情流逝
很抱歉 非離開你不可

我內心的悲傷難抑……
但我現在必須離開

Saturday, May 13, 2006

Pride and Prejudice


讀書的時候,大約是初中吧,第一次看《傲慢與偏見》,便給迷著了。

那是憧憬愛情的年紀,正確一點來說,應是開始憧憬愛情的年紀才對,即使是今天,我還在憧憬美麗的愛情。那時候,女主角 Elizabeth Bennet 也像我一樣,在憧憬愛情吧。

大約十年前,明珠台播放 BBC 製作的電影版本,由 Jennifer Ehle Colin Firth 飾演 Elizabeth Mr Darcy 。劇情非常忠於原著,人物形象鮮明,將作者 Jane Austin 書中描繪的都細緻顯露出來。後來,朋友在生日送上了這齣電影的VCD,我又不時那來播放欣賞。

前些日子,戲院上映美國製作的最新電影版本,因那時候功課太忙,沒有機會看到,直到這兩天,才能在家欣賞。朋友一早告訴我,這齣電影怕得實在好,女主角尤其漂亮,說我一定會喜歡。雖然我知道在故事上有不少修改的地方,但內心還是非常期待。

我很喜歡那些英國鄉村的美麗風貌,景色實在美麗得不得了,畫面何等平和秀美。還有每次 Mr Darcy Lizzy 相遇時是的眼波、神態,壓抑與拼發的愛意。

戀上一個人是總是變得痴痴迷迷,一經刻意考慮,就會變了酸。尋找理想伴侶,切勿為了別人的期望,好像 Mr Collins ;不要為了保障,好像 Lucas ;更不要為了利益,好像 Mr Wickham ;亦不要為了情慾,好像 Lydia 。只有真心真意,互相愛慕尊重,才能長久終老。

Sunday, May 07, 2006

向日葵


Summer 2004 (22)
Originally uploaded by jurek d..
嬌美的向日葵
笑臉迎向太陽
昂首獨立於天地
綻放盛夏的光芒


每次覺得無聊、沮喪、失望的時候,
只要看到柔弱嬌嫰的美麗花兒,
一切愁緒都頓時抛到腦後。
就好像這朵向日葵,
相信它也有遇上暴雨惡劣天氣的時候,
只是它仍是一心等待,
等待陽光的再度來臨,
要向世界展露它的美麗一刻。

我想我也要壯勁自強,
不要為一時的困難所推倒,
爬起來吧,別輸給一朵小花。

Friday, May 05, 2006

我信(二)

當我宣認「我信」,在信友聚會中宣認「我們信」,也就是在信德中回應天主。

  • 「這是基督的唯一教會,就是我們在信經中所承認的唯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這四個彼此緊密相連的特徵,顯示出教會及其使命的主要面貌。它們並非由教會自己加上去,而是基督透過聖神,使祂的教會成為唯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而且也是基督召喚她去實現這些特徵。[3]

  • 基督自己曾在受難時祈禱,並為自己門徒的合一而不斷祈求天父:「父啊!願他們在我內合而為一,就如祢在我內,我在祢內,為叫世界相信是祢派遣了我」(若 17:21)[4]

  • 基督的教會真正臨在各地區的信友合法團體中,這些團體與他們的牧人結合一起,在新約中也稱為教會……在這些教會團體中,信徒由基督福音的宣講而匯集,並舉行主的聖餐奧跡……這些團體,無論如何渺小貧窮,或散處窮鄉僻壤,基督都親臨其中,因祂的德能而組成唯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

  • 所謂個別教會,即教區,是指一個基督信徒的團體,在信仰和聖事上跟繼承宗徒的該教區主教團結共融。這些個別教會是「普世教會的縮影」;「唯一的公教會就在它們中間,並由它們集合而成」。

  • 個別教會由於跟她們中的一個教會,即「在愛德中主持」的羅馬教會共融,就成為完全至公的。「羅馬教會由於她的聖神首席權,每個教會,即每個地方的信徒,都要以她馬首是瞻」。「因為,自從降生的聖言下降到我們這裡後,散布在各地的所有基督教會,都把這在羅馬的偉大教會視為唯一的根基,因為,根據救主的許諾,地獄的門決不能戰勝她」。[5]

  • 教會是從宗徒傳下來的,因為是建立在宗徒身上,這具有下列三重意義:

    • 無論過去或現在,教會常是在「宗徒的基礎上」建立,宗徒是基督親自揀選和派去傳教的証人;

    • 教會藉著住在她內的聖神的助佑,保管和傳授來自宗徒的訓誨、美好的寶庫和健全的道理;

    • 直到基督再來,教會透過宗徒在牧民使命上的繼承者——世界主教團,繼續受到宗徒的訓誨、聖化和引導;而普世主教團則「由司鐸輔助,並與伯多祿的繼承人和教會的最高司牧團結。
    1. 『永恒的善牧,祢不離棄祢的羊群,卻藉聖宗徒不斷予以守護,使由你選派為祢聖子代表而作羊群司牧的,治理祢的羊群。』[6]
    [3] 《天主教教理》811
    [4] 《天主教教理》820
    [5] 《天主教教理》832-834
    [6] 《天主教教理》857

    Thursday, May 04, 2006

    我信

    1997年復活節,我在信友面前,承認自己的罪,決意悔改,跟隨基督,從神父領受洗禮,加入教會。當晚的情景,至今仍歷歷在目。

    而每次唸信經的時候,唸到「我信唯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時,我便感到有一股力量湧上心頭,我的信仰不是個人的信仰,而是與全球同樣領受同一洗禮的教友一起,共同相信的信仰。

    今天聽到有關教廷對北京教會私自冊封主教一事的回應,我以《天主教教理》的訓導作為晚課,在這聖母月,特別祈求聖母為中國教會祈禱。

  • 沒有人能夠單獨去信,正如沒有人能夠單獨生活。沒有人能由自己取得信仰,正如沒有人能由自己取得生命。

  • 「我信」:是每個信徒個別所宣認的教會信仰,尤其是在受洗的時候。「我們信」:是大公會議的主教或更普遍在信徒禮儀集會時,所宣認的教會信仰。「我信」:也是我們的慈母教會,在信德中回應天主,並教導我們說:「我信」,「我們信」。

  • 是教會首先相信,並這樣支持、滋養、振奮我的信仰。是教會首先到處宣認上主,我們藉著教會並在她內,也被引領去宣認:「我信」、「我們信」。我們從教會接受信仰及透過洗禮接受基督的新生命。[1]

  • 教會自古以來,就透過許多語言、文化、民族和國家,不停地宣認唯一的信仰來自一個主、由一個洗禮傳下來,深信眾人只有一個天主和大父。

  • 事實上,教會雖已傳遍普世,直到地極,但她從宗徒及其門徒接受了信仰……並小心保存,猶如同住一屋;以同一態度去信奉,好像只有一個心靈;以一致的聲音去宣講、教導和傳授,就如具有同一口舌。[2]

  • [1] 《天主教教理》166-168
    [2] 《天主教教理》172-173

    Wednesday, May 03, 2006

    樹椏
















    當你走進尖沙咀海防道
    可有試過昂頭看看那些老樹
    它們的樹椏橫伸出來
    為街上的遊人遮擋烈日
    正好構成了一幅別緻的圖畫

    Tuesday, May 02, 2006

    粵翠軒















    一款叫「鳥籠點心拼盤」的菜式
    價錢大約是百多元
    但卻包括了九款咸甜點心
    加上賣相別緻
    單是這幾點也算值回票價

    Monday, May 01, 2006

    聖若瑟瞻禮

    五月一日,不單是勞動節,還是聖若瑟瞻禮日。我到了上水聖若瑟安老院,出席他們的主保瞻禮彌撒,並探望我慕道班的導師胡姑娘。

    主持彌撒是陳日君樞機,他在講道時指出,聖若瑟瞻禮日亦是聖母月的開始,而聖若瑟、聖母與耶穌一起生活,直到耶穌外出傳教,他們三人構成了聖家的典範。教會一直站在勞工的一邊,因為他們的辛勞,很多時候未能換取合理的報酬,我們應該努力為社會的公義而挺身,悍衛他們應有的權利和保障。而無論是任何形式的工作,都應獲得尊重。每人按自己能力多寡,即使是呼吸每一口空氣,這都不是為自己而做,而是為光榮天主而做。

    彌撒完畢後,安老院安排了幾項別開生面的表演活動,首先是童軍的醒獅表演,青年以活躍醒目的姿態,祝福長者龍精虎猛;接著是「華裔小姐選舉」,由長者(部分還是男扮女裝)穿著各地的民族服裝,他們的出場,還不時加送飛吻,不單逗得在場的長者院友和嘉賓哈哈大笑,而他們在自我介紹的時候,一定先祝福樞機身體健康,恭賀他擢升樞機,令台下的樞機歡欣不已;最後,由長者表演舞蹈作結。

    樞機的講道,不單教我們要感恩,感謝天主的恩賜,還要將天主的恩賜,善加運用,貢獻社會。而長者的表演,不正是身體力行,將樞機講道的內容活現出來嗎?雖然他們住在安老院,由安貧小姊妹的修女和義工照顧,但他們卻為我們帶來了極大的歡樂。

    離開前,還給我遇上住院的 Br. Denis,他的精神不錯,只可惜他沒有再彈琴了。
    www.flickr.com